
法治是治国理政的基本方式,也是推动人社事业行稳致远的根本保障。为深入贯彻落实全面依法治国战略部署,泗水县人社局坚持将法治思维和法治方式贯穿于就业、人事、人才等主责主业的全过程、各环节,旨在以法治之力夯实民生之本、规范管理之基、激活人才之源,为县域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注入强劲而持久的法治动能。一、聚焦就业优先,以法治护航高质量充分就业
就业是民生之本、稳定之基。在法治框架下推动就业工作,意味着我们必须从“有工作”向“有好工作”、从“能就业”向“能公平就业、稳定就业”转型升级。首先,政策生命在于执行,执行关键在于规范。我们将进一步严格规范就业补助资金、创业担保贷款等各项政策的申领、审核和发放流程,推行“政策清单化、流程公开化、审核标准化”,确保每一笔民生资金都用在刀刃上,经得起历史和人民的检验,让党的惠民政策在法治轨道上精准直达、温暖人心。其次,前端预防胜过末端处置。要联合市场监管等部门,常态化开展清理整顿人力资源市场秩序专项行动,依法打击“黑中介”、虚假招聘、就业歧视等违法行为,维护公平竞争的市场环境。同时,变被动为主动,深入开展“送法入企、普法到人”活动,编制通俗易懂的《企业用工法律风险提示手册》和《劳动者维权指南》,引导企业和劳动者树立“办事依法、遇事找法”的契约精神和法治观念,从源头上减少劳资矛盾,为我县营造一个让投资者放心、让劳动者安心的法治化就业生态。
二、聚焦人事规范,以法治夯实事业单位管理基石
人事管理是社会公平正义在公共部门的重要体现,其核心在于用制度的刚性取代人情的弹性,用程序的公正保障结果的公正。我们要致力于构建一套覆盖全面、衔接配套、科学管用的人事管理制度体系。一是扎紧制度的“铁笼子”。针对事业单位公开招聘、岗位聘用、职称评聘等关键环节,全面梳理现有制度漏洞和风险点,制定出台更细致、更严密、更具操作性的实施细则和工作规程,确保权力在制度的轨道上运行,杜绝“萝卜招聘”“绕道进人”等乱象。二是擦亮程序的“透明窗”。大力推行“阳光人事”,除涉密事项外,招聘公告、笔试面试成绩、拟聘人员公示、职称评审结果等必须依法依规全程公开,自觉接受社会各界和干部职工的监督,让“潜规则”无处藏身,让“跑要找”失去市场。通过这种“制度+科技+监督”的模式,切实把法治要求转化为人事管理的日常习惯和自觉遵循,努力打造一支政治过硬、作风优良、业务精湛的事业单位干部队伍,为我县各项事业发展提供坚实的组织保障。
三、聚焦人才引领,以法治营造近悦远来的人才生态
人才竞争的本质是制度和环境的竞争,而法治正是最优制度环境和最稳定预期的核心要素。我们要将法治作为人才工作的最亮“名片”和最强“磁场”。一是坚守政府承诺,打造“信用人社”。出台的各项人才引进优惠政策,本质上是我们向人才发出的“政府契约”。必须建立从申请、审核到拨付的全链条标准化服务流程,明确兑现时限和责任科室,坚决杜绝“新官不理旧账”“政策空转”等问题,用依法行政、守信践诺的实际行动,让人才感受到最大的诚意和尊重,让他们在我县创业安心、工作顺心、生活舒心。二是强化权益保障,构筑“保护屏障”。主动协同科技、市场监督、司法等部门,建立健全人才知识产权快速维权机制和法律服务绿色通道,依法严厉打击侵权假冒行为,切实保护好人才的创新成果和合法权益。同时,在解决人才关心的子女教育、配偶安置、医疗保障等“关键小事”上,也要依法依规协调各方力量,提供清晰明确的政策指引和便捷高效的办事流程。通过营造一个稳定、公平、透明、可预期的法治化环境,让我县不仅能够引进人才,更能留住人才、成就人才,让各类人才的创新活力竞相迸发,成为驱动我县高质量发展的核心引擎。征程万里风正劲,重任千钧再扬帆。下一步,我们将以更高的政治站位、更实的工作举措,推动法治人社建设再上新台阶。我们坚信,通过持续深化法治实践,定能让公平正义的阳光普照每个劳动者,让规范有序的活力充盈每个用人单位,让近悦远来的生态汇聚各方英才,最终将我县政府部门建设成为人民满意、法治彰显、服务高效的模范部门,为谱写中国式现代化县域新篇章贡献更大的人社力量。
正中优配提示:文章来自网络,不代表本站观点。